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 78 章(佛修圣地“三河川”在今日...)
    佛修圣地“三河川”在今日开讲佛说。

    世间道盛佛衰, 三河川已是佛修们的唯一圣地。是以,当三河川传出阿罗大师要传授大道时,天下的佛修们纷纷前往圣地。于是, 连续三日,梵音不绝, 天生异象。

    最后一天, 山中来了一位女施主。这女施主一身煞气与魔气, 让寺中和尚沙弥们暗自嘀咕。然而他们想到有阿罗大师在, 谅这魔头也不敢做出什么, 便也释然接客了。

    姜采进入山寺,混于一众和尚中。她找了一蒲团坐下, 便和和尚们一起听高处大僧的佛音。为表尊重,她并没有开启法眼,只用肉眼仓促扫一眼阿罗大师的模样。

    衣白胜雪,眉目慈悲。

    和当日焚火修罗界的那位“妖僧”形象,果然判若两人。

    姜采认真地听了一会儿,待法会散了, 已是黄昏。姜采按照三河川的规矩, 恭恭敬敬地排队去领了佛灯,想要供起来——三河川开启法会,每日结束后都会发放佛灯, 让信徒们供于佛前。

    听说许愿很灵验。

    再说道家也没有这种许愿祈愿的东西,姜采便赶在法会结束的最后一天, 来领一个佛灯。她供灯时, 还认真地跟佛祖说抱歉:

    “信女本应连听三日法会, 才算有诚心,敢在佛祖面前许愿。但信女被魔域那些事绊住, 脱不开身,只能厚着脸皮赶上最后一天的法会。您大慈大悲,不要与信女计较……”

    满殿辉煌,金光佛相,皆是婆娑。姜采睁开眼后,见到旁边的小沙弥正合掌等着她。

    姜采眨一眨眼,小沙弥躬身:“姜姑娘,阿罗大师请您品茗。”

    姜采脸热,知道自己混迹于和尚中听讲,必然被阿罗大师看到了。她只好跟着小沙弥出大殿,前往阿罗大师的院落。

    初春雪消,白色重重叠叠又渐次消融成溪水,在屋檐下蜿蜒流淌。檐下风铃阵阵,姜采被领入一院后,在一间古朴屋舍外请教,才推门进去。

    阿罗大师袈裟依然如雪,手持一串佛珠,正盘腿而坐。灯火密密地照在他面上,不可直视。

    关上门,姜采微笑躬身:“大师,**火修罗界一别,又是一年未见了。大师身上的伤势可好了?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睁目看她,温和坦然:“当日多谢姜姑娘救命之恩。”

    姜采入座,笑着端详他,又疑惑:“阿罗大师……一直以这副相貌示人吗?”

    她指的是,他本相不是“妖僧”吗?

    阿罗大师叹道:“世人受皮相所惑,多生妄念。贫僧若以真面目示人,恐怕‘三河川’便不会是佛门圣地了。贫僧不想引起佛修们恐慌,世人希望贫僧如何模样,贫僧便如何吧。”

    姜采道:“大师看得开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不评价什么,只用眼扫一扫她的状态。阿罗大师叹气,道:“姜姑娘这般状态,看着实在不好。便是贫僧,都不敢如姑娘这般以身侍万魔。姜姑娘这样神魂不稳,道心日日受挫,可如何修行成仙?”

    姜采道:“我不为成仙,身死道消也没什么关系。修行数千载,无愧于心,我没什么放不下的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道:“姑娘若真如你说的那般看得开,便不会来三河川寻贫僧了。”

    姜采微默。

    她有些赧然,不自在地偏了下脸看屋外檐下的铃铛。她小声:“这么点儿小事,看不开也不影响什么。”

    她转眸看阿罗大师,见这位高僧面露茫然,显然没听懂她的小女儿情怀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姜采促狭,又不好捉弄大师。她一下子噗嗤笑,摆了摆手:“算了算了,不说那个了。”

    二人之间沉默一阵,阿罗大师问:“姑娘来寻贫僧,是要贫僧帮忙解决姑娘体内的魔疫之事吗?”

    他欠她一个恩情,自是要还的。

    姜采虽然不是这个目的,但是阿罗大师这么说,她也生了好奇:“阿罗大师有办法解决?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平静无比:“并无办法。炼化魔疫,是贫僧也无能为力的。姜姑娘大德,天下苍生都应该感激姑娘。”

    姜采微微笑,她就觉得不会有其他法子。若有其他法子,前世她在山门外求阿罗大师,那般凄惨,阿罗大师也不会任由她跪着了……这是个真正高僧啊。

    姜采思绪飘远,阿罗大师倒一贯沉静:“既然不是此事,姜姑娘是要贫僧做什么?”

    姜采回神,恭敬道:“我其实没什么求助大师的。我知道大师欠我一个恩情,必然要还我。既然如此,我也不矫情,我必然要将大师欠我的这个恩情,用在最关键最重要的时候。眼下我自己这些许小事,都不麻烦大师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恍然。

    他眸中忍不住带了一丝笑:“是贫僧想多了。看来姜姑娘此次来三河川,不是为了见贫僧,当真只是为了供佛灯。”

    姜采微窘,低头借咳嗽掩饰。

    阿罗大师神色难得的轻快揶揄:“那敢问姜姑娘,今日的法会,姜姑娘听懂了多少?”

    姜采诚实叹气:“其实完全没听懂。”

    她扭头看屋外铺陈的星光,明熠闪耀,宛如银色长河。她有些烦恼、有些怀念地撑脸笑:“不瞒大师,我自小喜欢打打杀杀,对这些道学、佛学,向来不怎么听。对我来说,剑是命,万万不能丢;其他的都是辅助而已,不要也罢。”

    她竟与一个和尚闲聊:

    “那时候门中一上课,听说要在屋舍里上,我就绞尽脑汁逃课;听说要去演武堂上,我必然跑第一名。我的武艺课修行课有多好,文化道法科目就有多差。长老们日日抓着我补课,我转头就跑。师兄嘲笑我不断,被我一揍后就不敢说了。我一直觉得,能打赢就好,附庸风雅,都是废物们才学的。”

    她回过神,对阿罗大师抱歉一笑:“我扯远了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道:“姜姑娘很怀念剑元宫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姜采出神片刻,承认:“是啊,有些怀念,但是回不去了。也不知道这一世,算不算好好告别过了。”

    她不再提那些,不想多说伤感的话题。她转话题说起今日的佛灯,又目染笑意,星华在眼中流转:“我是听说三河川的佛灯很灵,才来试试运气的。大师不用管我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问:“姑娘为自己供佛灯?”

    姜采咳嗽一声,眼神微飘。

    她字正腔圆,一本正经:“为重明君供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愕然一下,盯着女郎明亮沉静的眼,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姜采和张也宁是未婚夫妻。只是对于阿罗大师这种高僧来说,姜采堕魔,那二人的婚姻自然就算断了。不过如今看,似乎他果真不懂这世间儿女情。

    阿罗大师干干说道:“姜姑娘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姜采笑眯眯摆手:“还好还好。我只是修行的时候,听到神识中魔疫们吵来吵去,突然想到我似乎又将他忘了很久。原本为了和魔疫对抗,我连神识都努力屏蔽——自然忽略了重明君给我留的话。

    “我到底心虚,也不敢联系他。我一琢磨,干脆来供佛灯吧。若是日后他不高兴,跟我算账,我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说我为他供过佛灯,我心里对他多好。

    “我就这么问他——‘张也宁,我起码还为你供过佛灯。你有给过我什么?’他必然心虚,就不怪我了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见这位女修这般玩笑,提起那位郎君就眉开眼笑,兀自说的高兴。阿罗大师也不禁一笑,佛也愿意看到世间男女有个好结局。

    阿罗大师顺便问:“那姑娘为重明君乞的什么愿?”

    姜采脱口而出:“自然是成真仙啊。”

    她笑吟吟:“大师放心,我不会砸了你招牌的。他必然能成仙……这愿望肯定会实现。我只是求一重心理安慰罢了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却沉默。

    姜采面色微顿。

    她何其敏锐,心神中魔疫的刺痛在这一时都好似空了一下,让她感觉不到。她的心揪起来,高高悬起。她口上仍然无所谓地笑:“大师怎么了?大师难道觉得,张也宁成不了仙?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沉吟片刻。

    姜采锐利的目光锁着他,如电如剑,寒意陡生。大有一副他说个“不”,她就要动手的架势。

    阿罗大师与她对视片刻,叹道:“并非如此。重明君得天独厚,已是这世间最容易成仙的人了。若是连他都不能,恐怕几千年内,再无人能成仙了。

    “贫僧迟疑的只是,重明君恐怕很难成就真仙。”

    姜采一点就通。

    她蹙了眉,沉声:“堕仙?”

    她冷冷道:“大师,我一贯敬你,你莫要信口雌黄的好。他心性高洁,从不作恶,一心修行,道心坚定。你却觉得他很难成就真仙,只能成堕仙?堕仙,可不是什么好的结果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道:“姑娘知道何谓堕仙?心有魔念难消难解,成仙后天道不认,便为堕仙。”

    姜采道:“张也宁并无心魔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道:“他也许有心魔。”

    姜采脱口而出:“怎么可能?”

    但她转而迟疑,想到张也宁频频与自己说得那个堕仙梦。那个梦,就是他的心魔吗?她心里登时生乱,一时间举棋不定。

    然而阿罗大师道:“当日‘三千念’,其实不应该开启,让你们进入的。”

    姜采反问:“大师为何这般说?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道:“寻常人进入‘三千念’,只会碰到各种机缘,借此增加修为。然而只有姜姑娘和张道友在三千念中,溯了前世。贫僧修为不够高深,当时并未看出姑娘体内有不属于这一天的道元……若是当日便知道,我便会阻止姑娘进入‘三千念’了。”

    姜采心沉下。

    她淡淡道:“我不懂。三千念本来不就有溯前世的作用吗?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解释:“姜姑娘以为,世人为何从不知‘三天’的存在?一是因世间只有永秋君一人为仙,若他不说,世人便不知‘三天’存在。二是修士修行易生妄念,若知前方有一坎,极大可能通不过;若是不知,反而容易通过。幸好当日进入三千念的修士只是听贫僧讲本源,并未亲见。只有姜姑娘和张道友亲见了另一天。贫僧当日开讲,也是为了平复二者的心魔,希望早早化解,不留妄念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道:“寻常人也许还好,但是张道友修为已经逼近成仙,他见到另一天,心中所生杂念,便会影响他的成仙。贫僧后来又听说,张道友为姑娘炼化蒲涞海,和姑娘一起去无极之弃……贫僧便心生忧虑,恐怕张道友心魔已生,在成仙机缘到时若都不能化解,那便难了。”

    姜采大脑轰地一下空白。

    她喃喃自语:“是因为我执意在‘三千念’中乱走,我要溯前世,他来找我,才看到另一天的。他的杂念,若真的生出了,那就是我引起的。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温声:“一切皆是巧合,姑娘不必自责。”

    姜采摇头。

    她脑中混乱,想到了很多事情。她脑中第一浮现的,是当日北荒之渊上,她醒来时,张也宁看她的那一眼。那一眼很奇怪,不像情深,不像动容。

    他平平静静地看着她,用很复杂很古怪的态度观察她……姜采喃喃自语:“他当时就知道自己生了心魔?”

    所以他才问“如果我不想成仙呢”。

    她以为他说的是他不想断情,但也许他说的是他的状态很难成就真仙。他与她说前世,说前世张也宁如何救她,如何在背后看着她。她当时觉得这些尽是猜测,尽是他安慰她,现在想来、现在想来……

    他和前世的张也宁,纠葛其实已经很深了吧?

    姜采蓦地手撑在案上,目露慌乱。她紧绷无比地倾身,碰翻桌上的茶盏,弄湿了一袖子。她颤声问:

    “大师,若是他一直能够梦到另一天发生的事,是不是也不好?”

    阿罗大师惊讶,然后回答:“想来应该是不好的。心中杂念丛生,无法断绝,无法释怀,才会一直试图与另一天的自己联系。但是……贫僧很好奇,另一天中,张道友是已经成了真仙吗?不然他何以能够与此天联系?”

    姜采低着头,没有再回答阿罗。

    她勉强说了几句话,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什么。她抱歉地告辞,跌跌撞撞地离开。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上,大脑一派混乱……

    明明春日到了,她心里却浮了一重雪,清薄孤寂。

    她趔趄间被雪覆盖的石头绊倒,跌坐在雪水消融中,半天爬不起来。她用手盖住眼,挡住眼中水光。面容是紧绷的,泪水是不肯掉的,然而肩膀已经颤抖——

    他若生心魔。

    他的心魔必是她。

    是她阻他大道,对么?

    她重生一世,难道就是来阻他大道的?她的自私,其实妨碍到了他的成仙路?可他为何不说?为何从来不说他有心魔?她每次笑着说希望他成仙时,他心里都在想些什么……

    她开始后悔,她也许不该帮他渡情劫,不该总对他动手动脚。她因自己的自私而与他结为未婚夫妻……永秋君当日想杀她,一切皆有缘故。

    雪地中,姜采搂着肩,咬牙颤抖:“张也宁……张也宁!”

    ——她要拿他怎么办?

    --

    人间蒲涞海边,一素衣青年背着竹篓,立在船头,风采翩翩。虽然衣着普通,但他相貌俊俏讨喜,让海边打鱼的人看了又看。忽然间,船被一个风浪卷翻,青年跟着船翻下去,渔夫们愕然着急。

    一会儿,再一道波浪卷过海滩,一身湿漉的白衣青年拖沓着爬上岸,睫毛沾水,面若桃花,狼狈也有狼狈的美法。他好不容易上了岸,气急败坏地振振衣上的水,再甩甩脸上的湿发,只一瞬间,岸边的红脸姑娘们多了一倍。

    渔夫们睁大眼,一身水的青年望过去,弯眼一笑,热情无比:

    “几位,要算卦么?”

    几人当即“嗤”一声,三三两两地散开:“又是一个想求仙问道的狂徒。恐怕是想渡过这海去找修真界,又被打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有渔女小声:“公子这么英俊,想成仙,想长生不老也是正常的……”

    她话没说完,男声在就耳边笑嘻嘻响起:“姑娘这可说错了,我可不是求长生不老的。人间这么热闹,逍遥活过就罢,想什么长生呢?长生不老未必是福气。”

    他自来熟地介绍:“我叫谢春山。刚从海那边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渔女脸红,渔夫嘲笑:“你还能是从修真界来的?别开玩笑了,修士都是天上飞来飞去的,谁像你这么狼狈?”

    谢春山黑眸微弯,笑了笑,并不辩驳。蒲涞海是连修士也没办法的海,他不想浪费灵力在天上飞,搭个船嘛,船翻了也没办法。他在心里慨叹,若是百叶在就好了,他的万能侍女,必然不会让船翻的……

    他和渔夫们聊天,渔夫们觉得他为人亲切,便也渐渐放下戒心。

    黄昏红霞铺天,谢春山和他们一路走,东拉西扯半天,才说了自己的目的:“其实我呢,是来找一些传说的。听闻啊,修真界其实起源是人间。修真界的好多英雄人物,早期都是从人间走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渔夫们心想这人是真的想成仙想的脑子糊涂了。

    他们道:“别乱扯了!人间根本成不了仙,没法修行的。你要不要去看看脑子?”

    谢春山笑眯眯:“无妨无妨。我就是来找传说的嘛——我想找一个叫‘傲明君’的古人。他其实原本住在一个岛上,但那个岛被一个女人带走了,找不到了。我翻阅古籍的时候,发现自古活下来的三个人,只有傲明君一点记载都没有。

    “现在什么神魔大战开启在即,我总觉得人间会有一些记载。也许弄清楚这些,就能克制魔子也说不定?”

    他心里哀嚎,想本来在织梦术中,他在芳来岛应该可以看一看傲明君那个神像,找一找傲明君的记载。但是他在那个梦里死的太早了,大战还没开始他就被困在了黑暗中……

    前两天,他去巫家想找巫子清,请巫子清开启织梦术,回溯芳来岛之事,他还是对傲明君这个唯一没有记载的人很有兴趣。但是巫家拒绝了他,说家主疗伤,少主准备成婚不会开启织梦术……谢春山没办法,只好来人间碰碰机会。

    人间其实是修真界的起源,这里说不定真的能找到些传说。

    而渔夫们只摇头:“听不懂你在胡言乱语什么。”

    谢春山大笑:“无妨,无妨。咱们慢慢说,边走边说……”

    他意态潇洒风流,端的是让人喜爱。谢春山和渔夫们拐过角落时,蓦地回头看向身后那片蒲涞海。那里一道气息瞬间消失,他眯了眯眼,有些无奈——

    百叶。

    哎,那姑娘。

    估计又在偷偷摸摸地跟踪他,保护他了。

    谢春山用扇挑下巴,开玩笑:“我也不见得那么弱吧?”

    他好歹也是剑元宫大师兄啊。虽然百叶是活了万年的魔北王让他很吃惊,但他真不觉得自己就需要百叶保护啊……保护他又不肯见他,真是……

    他顺手抓了一把龟壳,为百叶算了一卦。他算出她有死劫,心里长叹,更加头疼。

    死劫死劫,又是死劫。这姑娘的命格实在是差……自从他认识她,他给她算的卦不是大凶,就是死劫。

    为了化解,他只好如往常那般赶紧寻地方闭关,将自己的生机渡给她一些……希望这一次也可以平安化解她的大凶命格。

    --

    百叶回到魔域,在自己的宫殿中,冷不丁看到百无聊赖的魔子于说,还有于说身边的龙女辛追。

    那二女似乎吵了架,辛追自从从无极之弃回来后,面色苍白神色一直不好,此时她冷冷地不说话,于说则趴在王座上,懒洋洋地玩着几根木签,摇着龟壳。

    看到于说手中抓着的龟壳,百叶眼神一顿,面无表情地别开了眼,请安:“尊主。”

    于说慵懒:“去哪里了?”

    百叶道:“去人间追杀修士。”

    于说嗤笑:“我没让你去,你自作主张?”

    百叶正要辩解,忽然对上辛追望过来的忧虑目光。她心中登如雪亮,知道自己恐怕瞒不住于说。果真,下一瞬,沉重术法打来,她刹那间跌撞在地,被术法捆住,全身如针扎般痛,又被撞得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百叶咬唇忍耐。

    辛追道:“够了!”

    于说放开手,百叶趴伏在地上喘气,气息微弱。于说叹道:“不说实话吗?”

    百叶手撑着地,手指蜷缩,虚弱道:“我只是、只是去看望一个朋友……我没有向修真界告密,我没有做修真界的细作,没有害你!”

    她抬头睁眼,隔着面具,亮极的眼睛直盯着于说,坚定自己说法的信服度。她全身却紧绷,警惕地看着于说,神识完全防备。她怕于说强行查看她的神识,怕于说要害谢春山。

    于说盯她片刻,微微一笑。她将手中龟壳往下一抛,便是一卦算成。

    于说笑吟吟:“原来是为了一个男人。小妹有喜欢的人了啊,恭喜恭喜。”

    百叶开始挣扎,她从地上爬起,尖锐道:“你不要伤他!你若是杀了他,我必与你拼命,绝不放过你!”

    于说眼中的笑冷下。

    她幽声:“我为何要杀他?你以为我是谁?喜欢拆散情侣的人,好像不是我吧?”

    百叶一怔,周身肌肉放松下来。她垂下眼,心想是的,是她想岔了,于说对这些事从来无所谓……

    但是于说手撑着额,笑吟吟:“我呀,就喜欢看戏。卦上显示,妹妹你和这个人牵扯颇深。他为你死,你为他亡……嘻嘻,我就喜欢看这种戏码。魔女和正道修士之间的爱恨情仇,我不拆散你们,自有人拆散。”

    隔着虚空,她长指点百叶,美目流盼:“你呀,可是货真价实的魔女,和人家姜采都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隔着面具,她自然欣赏不到百叶的神情。

    于说意兴阑珊,摆了摆手:“下去吧。只是提醒你,别做叛徒。”

    百叶走后,于说依然低头算卦。她捡起龟壳,慢悠悠地算来算去。辛追在一旁看,只觉得于说的手法分外熟练,她对道法的掌握实在精妙。辛追越来越心惊,越忧心修真界要面对的敌人是何其强大。

    于说突然抬头,盯着百叶离去的方向,轻轻“咦”一声,笑了。

    辛追:“怎么?百叶姑娘会出事?”

    于说瞥她一眼,懒洋洋:“我又没有算她,我怎么知道她会不会出事?我算的,是她那位心上人……嘻嘻,真是有趣的卦。百叶恐怕还不知道,那人到底是谁。这纠葛,太有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她异想天开:“百叶不是在修真界卧底那么多年吗?她的心上人,该不会是她卧底那些年的主人,剑元宫的大师兄谢春山吧?如此一来……”

    她噗嗤笑。

    她本想分享,但她看一眼辛追冷淡面容、竖长的耳朵,又慢条斯理地把话吞了回去。她哼一声,道:“我才不会告诉你。免得你有机会去告密。”

    于说道:“你若是告密,我舍不得杀你,难受的还是我自己。不如一开始,我就什么都不告诉你好了。”

    辛追冷淡:“随你。”

    二人不再说话,辛追听到哗啦啦之声不断。她到底孤独,忍不住低头去看,见于说又在算卦。于说算了一遍又一遍,辛追不禁问:“你到底在算什么?”

    于说答:“算我何时死。”

    辛追一怔,心里在霎时一空。她很快敛住心神去看卦象,看完过,她难说自己的心情:“卦象大吉。”

    于说慵懒向后一靠,瘫在王座上。她美艳眼睛盯着辛追,是一个有些疲惫的眼神。然而辛追看去后,她又恢复了平日那般颓靡挑.逗的模样。

    于说轻轻笑,戏谑道:“是啊,我为自己连卜三千卦,卦卦都是吉。我的命实在太好了,看来很难死了……辛追妹妹是不是偷偷在心里骂老天不长眼了?哈哈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