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 157 章(那一日,所有人死于玉皇剑...)
    那一日, 所有人死于玉皇剑下。

    姜采的战绩之名,在修真界真正开始出头。

    姜采并不知道外界提起她的骇然,她那时候, 最怕的是张也宁死。她看到大片的血花弥漫,蔓延摧残他的身体。那场景何其恐怖, 她紧紧从后抱住他的身体, 血顺着她的手臂流淌下来。

    她怕得发抖, 怕得惨哭。

    那是她一生距离死亡最近的时候。而她在撕心裂肺的伤怀中发觉, 她只是想要他一句“对不起”, 她舍不得他死。他是她最讨厌的人,也是她最喜欢的人。

    她惧怕死亡, 惧怕受束缚,惧怕为别人的理想做什么。可她此时此刻,愿意死亡,以身代他。

    姜采带着张也宁离开那里,登上长阳观,求长阳观救张也宁。长阳观自然会救张也宁, 却不许她进入长阳观。长阳观的人很凶:

    “都是你害的张师兄!”

    “张师兄跑去救你, 如今天下人都要误会他了,你高兴了吧?”

    姜采是又高兴,又难过。

    那日皓雪, 姜采跪在长阳观前,看着张也宁低垂的脸, 双目温和地闭着, 睫毛上沾着粘稠的血。

    他是她眼中最近乎完美的人, 最近乎绝对理智的人。几乎不出错,几乎不以情行事。如此完美的人, 为什么要救她一个魔呢?难道又是为了施恩于她,盼她理解他的抱负吗?

    不。

    从那日以后,姜采便发誓,无论旁人再猜忌张也宁,再诋毁张也宁,她也再不用恶意猜测他了。她不光不再猜忌他,她还要试图理解他的世界,弄明白为什么他要除魔又救魔。

    正如世人所说,她身怀先天道体,又修魔道,假以时日,她会对人间造成极大的危害。但是张也宁从一开始,就没有用杀戮来平息这一切。

    他既然选择了她,她便要对得起他的选择。

    姜采颤抖着手,将张也宁交给了长阳观。她跪在长阳观外,整整三日。三日后,有好心的弟子偷偷告诉她,张师兄已经平安了,你可以走吧。姜采这才放心。

    她知道她见不到他,他能大难不死,便已经是慰藉。

    姜采从此离开。

    之后数十年,数百年,张也宁再未曾见过姜采。月是他的法相,他本可以借月关注她。但是姜采太清楚他的能力了,他在月下实力最强的时候,便是她掩藏得最严密的时候。

    她不肯再见他。

    就如他救她那日,对她说的那句“你走吧”,姜采便消失得干干净净。可她消失得干干净净,张也宁又总能听到她的只言片语——

    “听闻魔族出了一个厉害至极的魔,一步步杀到魔王一级,把不服气她的魔全都打服了。”

    “魔族在扩展领域,他们内乱不断,恐怕有魔在试图统一魔族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下去,魔族不会真的杀出来一位魔尊吧?”

    而张也宁也始终没有回到长阳观清修,冲击仙路。于他来说,自从他下山第一日,看到尘世多伤,百姓多苦,人族和魔族征战不断,他就不可能离开尘世,再回到山上去了。

    人族和魔族都在发生变化,两者各自占领的地盘,都在尝试着结束战争,试图人与魔和平相处。

    中间也有魔出尔反尔,有人出尔反尔,都被双方各自的首领一剑杀之。

    人族这方的首领是张也宁。

    人族不知道不知道是谁在魔族有那种能力,他们从未听过魔族会听人统御。

    因张也宁曾救过一只魔的关系,那些年,张也宁在修士中不太好过,不断有人质疑他的立场。张也宁并不辩驳,也不肯承认自己救了错误的魔。他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,顶着修士们的谩骂和不信任,继续为平复战乱而奔波。

    这样几十年,几百年过去,再不信任他的人,也无法再说他有什么私心。人人都说,重明君最为公正,是人族魁首,他会斩妖除魔,杀尽妖魔,结束战乱,带给世间和平。

    只是可惜,这般优秀的人,总是独来独往,身畔空寂,无佳人相伴,让人颇为可惜。

    四百年后,张也宁带领一群修士去荡平一场魔族引起的祸乱,中途遇到一队披着黑色斗篷的修士,对方说他们也是要去除魔,双方便同路而行。

    几日行走并不太平,不断有骚扰发生,疑似内鬼。

    张也宁这一方的修士私下偷偷告诉张也宁:“重明君,我查过了,他们说自己出身的那个小门派,早已被魔灭了。他们根本不是那个门派的弟子,为什么要冒充?我们之前,从未见过他们。”

    张也宁回答:“我以月相观望,他们于月下并未有异常动作。”

    一爱慕他的女修跺脚,急急凑上来,被张也宁拂袖躲开。那女修仍坚持:“知道您法相的人也不是少数,万一他们就是专门针对这个来撒谎的呢?”

    这女修说了半天,见张也宁并不理睬,而是侧过脸,去看对方黑斗篷中的领袖。

    张也宁看的那人,黑色斗篷低垂,挡住了大半张脸,只露出一点雪白下巴,微勾的红润嘴角。那人身量修长,即使穿着宽大斗篷,举手抬足间,仍可见气度不凡。

    张也宁察觉,几日以来,那人一直在盯着他。他每次回望,那人便会移开目光。那人伫立原地,纹丝不动,如礁石拍岸般,料峭孤寒。

    张也宁与女修说话时,便察觉那人又在盯着自己看。他垂下眼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女修试图抓张也宁的衣袖,被张也宁一望,瑟瑟缩回了手。女修咬唇,委屈万分:“重明君,我等知道您一向谨言慎行。但那队人,分明有问题……”

    张也宁原先不觉得那队有问题,他现在确实觉得那队有些问题。

    张也宁道:“我去试试。”

    女修没拦住,张也宁走向那个颀长的黑衣斗篷人。那人察觉他靠近,抬手将斗篷向下又扯了扯,面容遮得更加严实,这一次,连唇都看不见了。

    张也宁站在斗篷人面前,凝望片刻:“我以前,得罪过阁下?”

    斗篷人似意外,开口时,声音刻意压低,沙哑低缓,如亲吻在人耳畔般迷人:“为何这般问?”

    张也宁:“那是阁下得罪过我?”

    斗篷人发出一声低笑声,说:“不曾。”

    张也宁:“那是否容我看一看阁下的真容。”

    那人警惕地拢一下衣襟,向后退:“不容。”

    但张也宁不容人拒绝,说话间,青龙鞭已经飞泻而出,迅疾如电。斗篷人吃惊万分,袍袖飞扬,空手来挡。

    打斗间,一众双方人都被惊住,围了过来。乌发拂面,张也宁雪袖拍衣,惊鸿如鹤:“你敢空手试青龙鞭?”

    斗篷人仍笑,声音低哑:“想试一试。”

    四百年过,张也宁纵是没有刻意修行,此时的修为,也不是曾经的他比得上的。他看上去那么斯文清冷,动起武来却格外暴力。天上云层聚拢又分散,月华光照耀,隔山断海般的手段,轰然间摧毁一切。

    那斗篷人一直空手接招。

    虽手忙脚乱,却始终不败。

    可是青龙鞭加上皓月法相,再加上张也宁的修为,他若拿不下一个人,这上千年的修行,他算是白修了。数般异象过后,风动云残,大地沙走,双方人被战斗牵制得纷纷后退,睁不开眼。

    他们感觉到战斗停了下来,定睛看去,见张也宁长身如玉,手中青龙鞭将斗篷人扫得一身衣袍破开,凌乱万分。青龙鞭抵向那人脖颈,杀招毕现,那人若要躲过,最快的法子是向后仰颈后翻。

    但此动作,势必要让那人遮掩容貌的斗篷散开,露出面容。

    从头到尾,张也宁目的都是要看看这人是谁。

    这种心思,旁观者尚未看出,直面张也宁法力的斗篷人则看了出来。这人低笑一声,如张也宁希望的那样,向后仰颈翻身,躲开青龙长鞭。青龙长鞭不再相催,张也宁凝目,看到斗篷从那人发上脱落向后,露出那人面容——

    眉目婉约清雅,带些凌厉英气。眉尾的一滴痣,如小小墨水晕染,给她双眸带份妖冶魅惑美。

    鼻如岭,唇如樱。

    她生得一张美人坯子脸,但她身长如玉,斗篷散开,立在月光下,让人感觉更多的是英秀。而这种英秀,又带着典雅气度,大气无比,她带着笑看向众人,漫不经心,笑意点点。

    修士们看得怔住,万万没想到可疑人士露出脸来,是这样一个美人。

    他们踟蹰着看向张也宁,张也宁盯着这姑娘,看的时间有些久。纵使这姑娘确实很美,但也不足以让张也宁看得回不了神吧?

    众人不安:“重明君?”

    这姑娘笑着向张也宁眨眨眼,再对众人打招呼:“我叫姜采。”

    众人懵然间,仍没有回过神,只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……姜采见他们没有反应过来,她便散发出一些魔气来,这一下,所有人后退三步,齐齐道:“你们是魔!”

    姜采身后的同行人在姜采的示意下纷纷上前,一个个掀开了斗篷。这斗篷可遮掩魔气,无法对魔气收放自如的人都需要靠这斗篷来遮掩。而今他们摘下斗篷,一众修士目瞪口呆,发现他们竟全是魔。

    姜采向众修士颔首:“我们没有哄骗你们。你们要去除魔的地方,我们也要去。你们要杀的魔,我们也要杀。”

    一女修见张也宁不说话,她本能觉得姜采危险,便主动开口: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姜采:“你们要除的这批魔,是背叛了我的魔。魔族规则,不听话者当诛。我正好在附近,便亲自前往诛魔。遇到你们,便试图同行。我们没有恶意。”

    女修不服气:“那这些日子不断骚扰我们的魔……”

    姜采微笑:“叛变者,可以理解吗?”

    她回答完了他们的问题,便望着张也宁笑。许久未见,她久久凝视他。望他每一眼,都觉得欢喜。不露容颜,也忍不住一直盯着他。曾经教授她的人容颜不改,始终如昨。

    斯人若此,日月重逢。

    而她修为涨进,却早已不是当年的少女形象。

    她已成为和他一样强大的青年人了。

    姜采缓缓开口:“月亮。”

    众人齐齐茫然看她:“什么?”

    姜采仰头看天空,笑吟吟:“我说,月亮真美。”

    众人无语,礼貌者作出恍然大悟模样,对她敌意不减的修士嗤之以鼻,而张也宁别过脸,睫毛低垂。他反应冷淡,背过身离开,好像对这一切都无所谓。

    修士们追上他:“重明君……”

    风中,姜采听到张也宁低淡的声音:“可与她合作,不用畏惧她。”

    有人忧心:“她如果反水,中途帮那些魔对付我们……”

    张也宁淡声:“我必杀她。”

    姜采听得微笑,她长长一叹,抬头看天上的月亮。月光濛濛,清明如昔。

    长年累月,万物隔山跃水。这么多年,再不相见。每每思念,只能抬头看月亮。在这漫长的离别与思念中,她早已清楚张也宁当年追求的是什么,也寻到了自己要走的路。

    她开始感恩,在她少时不懂事的时候,她曾想跳下深渊,张也宁路过,拉了她一把。

    在救她和诛魔之间,他选择了救她。

    他救了她一生。

    之后,两支队伍合作,人与魔联手,诛杀了那些祸害的魔。姜采在众人面前出手,她的玉皇剑一出来,明明与张也宁再未见面,两人配合却默契十分,让人惊愕。

    双方领袖这般配合,其他的人与魔便也配合得不错。战斗结束后,两支队伍竟然培养起了短暂的友情。这是这些修士第一次和魔合作,若非张也宁领队,若非他们十分信任张也宁,他们也不可能有这种了解魔族的机会。

    战斗后,一众人与魔在人间城池喝酒庆祝,再相互告别。

    人族修士从魔族中打听姜采的事:

    “所以你们都听不群君的话,跟着不群君做事?”

    “不群君是要统一魔族吗?这可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统一了,人族和魔族之间想要信任……也太难了。”

    双方说着说着,自己都觉得发愁,便都不再想这些麻烦事,干脆饮酒长醉。人和魔喝得东倒西歪,迷迷糊糊,明月下湖水畔,人间靠墙回廊中,姜采坐在栏杆上,一坛一坛地喝着酒。

    她潇洒而无羁,紫裙曳地,长腿搭在栏木上轻轻晃。酒水熏得她眉目含着水光般妩媚,她一边饮酒,一边仰头看着天上绽放的烟火。

    旁边有人端正坐下,靠着廊柱。微凉的烟色道袍擦过姜采的手,余光见他料峭单薄,春山玉水般明秀冷清,不染尘埃。

    姜采手一抬,将一坛酒往旁边一递。

    张也宁:“我不饮酒。”

    姜采:“人间七夕佳节,都要饮酒的。”

    张也宁对这种风俗十分疑惑,但他这人向来不追究这些。他默默接过那坛酒,他打开后盯着酒水看许久,他端详的这段时间,姜采已经又喝完了一坛酒。

    天上烟火绽开,缤纷光华照亮她仰着的面容。

    张也宁:“接下来,你去哪里?”

    姜采:“继续收复魔族吧。迟早有一日,我会一统魔族,成为魔尊。”

    她偏过脸,看着他笑:“到了那一日,人族和魔族打过一场,我们划定界限,彼此再不往来,如何?”

    张也宁盯她片刻,他淡漠:“好。”

    姜采:“这些年,我收服很多魔,但魔都很不听话,他们也经常会背叛我。”

    她抱歉地看他:“所以有时候说好的和平,他们也会中途叛变,再次杀戮,让人族受害。人族经历了很多背叛。”

    张也宁冷淡:“人族也一样。人族的背叛,也让你很头疼,很为难吧?”

    姜采微笑:“不为难。我想到你比我更难过,就好受些了。”

    她微倾身,看他:“但你从来没怪过我,对不对?”

    张也宁终于抬眸,深深看了她一眼。他冷淡的眼中,这一次带上了一点笑:“别靠我这么近。”

    气息交错,三寸之距。只要再上前一步……

    姜采幽静片刻,退开,失笑:“你还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他端着那坛酒那么久,这一次才试着仰颈,试着喝一口。

    姜采慢悠悠地给自己再打开了一坛酒,醉醺醺道:“这些年,你修为没有进多少啊,你是不是不再修仙了呢?”

    张也宁声音很低:“是。”

    姜采:“因为修仙对结束战乱,并无太多益处吗?你放弃了修行,入了尘世。从你当年下山那一刻起,你便再没打算回去了吧?”

    她叹道:“我现在才知道,原来你也是先天道体,你修行天赋那么好……”

    张也宁冷静以至冷漠:“太平年间,修仙无妨。战乱期间,怎能只顾修仙,弃掉尘世?那不是我的道。”

    姜采道:“我花了很长时间,才懂你的道。这么多年,你确实……给我指明了方向。我当年那么不懂事,让你很头疼吧?你看上去,不太喜欢带小孩。”

    张也宁道:“你没有你想得那么差,我也没你想得那么好。是你的记忆不断美化,让你觉得当年的我太好。”

    姜采反问:“那你呢?你是否在记忆中不断美化我?”

    张也宁挑眉,他目光闪一下,回来后定定看她,漠然:“我美化你什么?”

    姜采戏谑:“觉得我这个姑娘,怎么这么漂亮,从小就是美人坯子,又美又野,能打能骂,活得糙,耐收拾。连我最后抱着你大哭,鼻涕眼泪一大片,你都觉得我好看死了……”

    张也宁忍不住笑了。

    他的笑容,太过少见,清润温和:“胡说八道。”

    姜采跟着笑起来。

    相处是这么和谐,浅浅说些当年的事,不说以后。因为没有以后。

    以后也不会常相见,以后也不会再如当年那样,两人一同斩妖除魔,一起行走天下。姜采早就长大了,她也早就明白,人族和魔族这么深的仇恨之下,即使结束战乱,双方领袖也不能太过交好。

    保持距离,对谁都好。

    她一直很想念天上的月亮,但她早就明白,那月亮照在她身上,终其一生,最多也就这样了。

    姜采一边喝酒一边想事,她看到了湖水中两只戏水的鸳鸯,觉得有趣。她扭过头想叫人一同欣赏:“张也宁……”

    她的声音戛然而止,因她低头,看到他抱着那坛只抿了一口的酒,闭目靠着廊柱,昏睡了过去。唇瓣嫣红,只被酒液润了一下而已,就如三月花瓣般润泽鲜妍。

    姜采俯身,靠近他,她一手肘撑在廊柱上,一手轻轻地隔着虚空勾勒他面容。

    人生啊……

    她不觉想,这么漫长,却又只能这么漫长。

    她低头,在他唇上轻轻点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呼吸平稳,睫毛轻颤。

    她便知道他是醒着的。

    但他没有睁眼,她也没有做更过分的。姜采只垂头,轻声笑:“月亮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念月亮。若是有来世,我希望能够拥有月亮。

    “这一世,我就放过月亮了。”

    --

    在此夜之后,就如姜采想的那样,她和张也宁几乎见不到面,偶尔见面,也是在战场上。

    再两百年,人族和魔族的战乱在两人的努力下停了下来。双方签订协议,划分领土,声称再不相见。

    明月之下,乱雪纷飞,张也宁凝立在长阳观,松林雪弥漫人眼,月光甚冷甚洁;

    姜采站在无极之弃的一处山巅上,看着皓雪落下,月光清美。

    冥冥中,有声音在他们神识中降下:

    “你可愿三天合一?”

    --

    谢春山行走在人间大雨中。

    真正的本我天的意识,一直在此世的谢春山的体内沉睡。

    在人间一处城池,谢春山立在屋檐下和百姓一起看雨,见到一个黑衣女子由远而近。那女子戴着面具,拿着一张地舆图,四处问人:“你们知道怎么找修真门派么?我想求仙问道。”

    谢春山盯着那女子看很久,雨停了,他撑伞离开。他撑伞与那女子擦肩而过时,忍不住侧头,看了那女子一眼。

    春山明媚,春山如笑。

    女子微微一怔。

    走过街头,谢春山心神中突然一空,一个声音从他神识中苏醒,问他:“你可愿三天合一?”

    --

    冥冥中,万事开始新的演变。

    未来天的张也宁和姜采选择三天合一,因他们也愿意阻止发疯的永秋君和云升,即使在他们离开后,未来天不知又会发生什么变数。谢春山亦选择三天合一,他修逍遥,自然愿意为了大道,放弃此生。

    星海中,山岚间,万事演变。

    清光、金光罩着张也宁和姜采,他们的身形一点点融化;人间城池中,谢春山离开之前,听到身后女子气喘吁吁地追来喊他:

    “公子!”

    本我天的谢春山忍不住回头,向这位跑来的黑衣姑娘看一眼。

    雨水后,她眸光幽深,不见天真烂漫,但也不见世俗痛苦。这些终会消失,只要伤害她的人不复存在,她也可以拥有新的人生。

    这姑娘看着他,面颊绯红,有些羞怯:“公子,你可知道修行的门派怎么走?”

    本我天的谢春山知道,这是未来天中已经转世的百叶。他在此等了几百年,只是想看有没有运气,再见她一面。

    谢春山笑了笑,他向这女子指了路。

    女子仰脸问他:“公子,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?”

    谢春山温声:“我们从未见过,日后也不会相见。但是我打赌,你会度过完美幸福的一生,你信不信?”

    女子茫然看他。

    他手中龟壳飞起,引着女子向龟壳飞起的半空看:“我会卜卦,你若不信,我卜给你看。”

    --

    龟壳飞上半空,转世的百叶仰头认真追随着龟壳的踪迹。

    她再低头的时候,微微一怔,身边人已经消失。

    她突然想追出去,可她又突然想不起来自己要去追谁——似乎,她一直一个人站在雨中,身边从来没有一个人。

    --

    三天合一,此世一生,彻底结束。

    与人有缘,穿梭三天,千里相会。但若是真的有缘,为何穿越三天,只为永别?